《洪泽县城市总体规划(2014-2030年)》实施以来,有效指导了洪泽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,进一步优化了城市功能布局,提升了城市建设质量。随着现代化湖滨生态旅游新城的加快建设,为贯彻江淮生态经济区、淮河生态经济带、大运河文化带的发展内涵,落实淮安市委市政府“纳湖入城” “淮洪一体化”战略部署,现行城市总体规划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发展要求,为此,经市政府批准,我区按照《关于协调华强方特项目建设有关问题》文件精神,对《洪泽县城市总体规划(2014—2030年)》进行局部调整,以满足方特主题公园、金诚智慧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的建设需求,同时,对洪泽湖东岸化工企业逐步腾挪,形成良好的开敞空间。
目前,该规划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,为进一步完善规划成果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》相关规定,现将成果草案内容通过万博体育3.0世界杯版网站、万博体育3.0世界杯版洪泽分局公示栏、洪泽日报向社会公示,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,公示时间自2018年5月24日至2018年6月25日止。欢迎社会各界以书面形式提出意见和建议。
联系人:李宝 罗俊
联系电话:87209069 83660078
网站地址:http://www.yummatopia.com/
通信地址:淮安市洪泽区洪泽湖大道87号
《洪泽县城市总体规划(2014-2030年)局部调整》草案主要内容
一、调整年限
本次规划调整年限与《洪泽县城市总体规划(2014-2030年)》确定的年限一致,规划期限为2014~2030年,近期为2014~2020年,远期为2020~2030年。
二、调整范围
本次规划调整范围与《洪泽县城市总体规(2014-2030年)》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一致,具体为:南至洪泽水厂、杨码村一带,北至苏北灌溉总渠,西至洪泽湖大堤,东至洪泽区界和规划宁淮城际铁路,面积约112平方公里。
三、调整原则
坚持“建设用地总量不变、公共绿地占补平衡、公共服务圈不变”的原则。本次规划调整在不改变城市性质、规模、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的前提下,仅对局部用地进行小范围变更,不涉及改变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,且符合正在修编的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。
四、调整内容
本次规划在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不变的前提下,仅对城市建设用地作局部调整,共调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3.42平方公里,其中:腾挪建设用地面积约2.26平方公里;调整用地性质面积约为1.16平方公里。
1、建设用地腾挪方案
该调整方案调减建设用地4处,面积约2.26平方公里,调增建设用地8处,面积为2.26平方公里。
规划将洪泽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约1.4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、居住用地;沿苏北灌溉总渠、在砚临河以西、船闸总渠以北0.5平方公里的商业用地、科研用地;浔河与苏北灌溉总渠交汇处0.36平方公里的康体娱乐用地,共计2.26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削减。规划增至浔河以南区域0.94平方公里娱乐康体用地、居住用地、商业用地,作为方特主题公园及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用地;规划增至洪泽经济技术开发区1.32平方公里工业用地、物流仓储用地,落实金诚智慧产业园、悦丰晶瓷等项目用地需求。
2、用地性质调整方案
该调整方案调整用地性质3处,面积约1.16平方公里。
(1)方特主题公园项目及其周边用地
①将砚临河以西、迎宾大道以南区域内局部地块进行用地性质调整,主要将部分居住用地调整为娱乐康体用地、商业用地、居住用地,以满足项目建设需求。
②依据中小学布局规划,本次调整将原规划东十七道以南的小学用地取消,扩建洪泽实验小学滨湖校区,保持小学总用地不减少。
③因方特主题公园的建设,将项目拟选址用地范围内原规划的一处公园绿地取消,在东十七道与洪三路路口以及迎宾大道与洪三路路口增补公园绿地。
④将区域内对外联系通道洪三路进行调整,规划将原洪三路作为城市道路,道路红线由原规划的55米调整为40米;将砚临河西侧、鄱阳湖路(348省道)以南的临河西路路段作为对外交通联系通道,规划道路红线调整为55米,西侧控制20米绿化带。洪三公路调整后,将避开因方特主题公园建设引起的人流、车流对过境公路的干扰。
(2)沿苏北灌溉总渠东侧的娱乐康体用地
因方特主题公园项目建设,需增加大片的康体娱乐用地,同时也将部分居住用地调整为康体娱乐用地,为了保持规划调整后各类用地相对平衡,规划调整方案将沿苏北灌溉总渠东岸,淮宝路以南、东风路以北的两处康体娱乐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、居住用地。
(3)永科磁防爆电机厂项目的用地落实
因位于长江路与328省道交汇处的永科磁防爆电机厂项目发展良好,退二进三难度较大,规划调整将该处居住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。
表1 调整前--中心城区规划用地平衡表
用地 代码
|
用地名称
|
用地面积
(公顷)
|
占城市建设用 地比例(%)
|
人均面积
(㎡/人)
|
R
|
居住用地
|
1010.93
|
28.36%
|
32.6
|
A
|
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
|
239.39
|
6.72%
|
7.7
|
其 中
|
行政办公用地
|
47.33
|
1.33%
|
1.5
|
文化设施用地
|
9.74
|
0.27%
|
0.3
|
教育科研用地
|
132.94
|
3.73%
|
4.3
|
体育用地
|
9.72
|
0.27%
|
0.3
|
医疗卫生用地
|
36.34
|
1.02%
|
1.2
|
社会福利用地
|
3.32
|
0.09%
|
0.1
|
B
|
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
|
243.91
|
6.84%
|
7.9
|
其 中
|
商业用地
|
123.82
|
3.47%
|
4.0
|
商务用地
|
58.72
|
1.65%
|
1.9
|
娱乐康体用地
|
58.76
|
1.65%
|
1.9
|
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
|
2.61
|
0.07%
|
0.1
|
M
|
工业用地
|
1068.88
|
29.98%
|
34.4
|
其 中
|
一类工业用地
|
524.85
|
14.72%
|
16.9
|
二、三类工业用地
|
544.03
|
15.26%
|
17.5
|
W
|
物流仓储用地
|
23.27
|
0.65%
|
0.8
|
S
|
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
|
540.53
|
15.16%
|
17.4
|
其 中
|
城市道路用地
|
502.3
|
14.09%
|
16.2
|
交通枢纽用地
|
15.36
|
0.43%
|
0.5
|
交通场地用地
|
15.49
|
0.43%
|
0.5
|
其他交通设施用地
|
7.38
|
0.21%
|
0.2
|
U
|
公用设施用地
|
37.64
|
1.06%
|
1.3
|
其 中
|
供应设施用地
|
27.07
|
0.76%
|
0.9
|
环境设施用地
|
8
|
0.22%
|
0.3
|
安全设施用地
|
2.57
|
0.07%
|
0.1
|
G
|
绿地与广场用地
|
400.45
|
11.23%
|
12.9
|
其 中
|
公园绿地
|
263.52
|
7.39%
|
8.5
|
防护绿地
|
115.58
|
3.24%
|
3.7
|
广场用地
|
21.35
|
0.60%
|
0.7
|
H11
|
城市建设用地
|
3565.0
|
100.0%
|
115.0
|
备注:203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为31万人
表2 调整后--中心城区规划用地平衡表
用地 代码
|
用地名称
|
用地面积
(公顷)
|
占城市建设用 地比例(%)
|
人均面积
(㎡/人)
|
R
|
居住用地
|
976.37
|
27.39%
|
31.5
|
A
|
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
|
229.10
|
6.43%
|
7.4
|
其 中
|
行政办公用地
|
47.33
|
1.33%
|
1.5
|
文化设施用地
|
9.74
|
0.27%
|
0.3
|
教育科研用地
|
122.65
|
3.44%
|
4.0
|
体育用地
|
9.72
|
0.27%
|
0.3
|
医疗卫生用地
|
36.34
|
1.02%
|
1.2
|
社会福利用地
|
3.32
|
0.09%
|
0.1
|
B
|
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
|
307.76
|
8.63%
|
9.9
|
其 中
|
商业用地
|
145.10
|
4.07%
|
4.7
|
商务用地
|
63.45
|
1.78%
|
2.0
|
娱乐康体用地
|
96.60
|
2.71%
|
3.1
|
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
|
2.61
|
0.07%
|
0.1
|
M
|
工业用地
|
1029.37
|
28.87%
|
33.2
|
其 中
|
一类工业用地
|
452.8
|
12.70%
|
14.6
|
二、三类工业用地
|
544.03
|
15.26%
|
17.5
|
生产研发用地
|
32.54
|
0.91%
|
1.0
|
W
|
物流仓储用地
|
47.17
|
1.32%
|
1.5
|
S
|
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
|
539.33
|
15.13%
|
17.4
|
其 中
|
城市道路用地
|
503.16
|
14.11%
|
16.2
|
交通枢纽用地
|
15.36
|
0.43%
|
0.5
|
交通场地用地
|
13.43
|
0.38%
|
0.4
|
其他交通设施用地
|
7.38
|
0.21%
|
0.2
|
U
|
公用设施用地
|
37.64
|
1.06%
|
1.2
|
其 中
|
供应设施用地
|
27.07
|
0.76%
|
0.9
|
环境设施用地
|
8
|
0.22%
|
0.3
|
安全设施用地
|
2.57
|
0.07%
|
0.1
|
G
|
绿地与广场用地
|
398.26
|
11.17%
|
12.8
|
其 中
|
公园绿地
|
265.55
|
7.45%
|
8.6
|
防护绿地
|
111.36
|
3.12%
|
3.6
|
广场用地
|
21.35
|
0.60%
|
0.7
|
H11
|
城市建设用地
|
3565.0
|
100.00%
|
115.0
|
备注:203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为31万人


